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西南财经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等文件精神及相关规定,2023年西南财经大学学术委员会认真履行工作职能,对学校学科规划、科研评价、学风建设等重要事项进行审议、评定和提出咨询意见,在学校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完善科研评价制度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学校十三届五次党代会精神,结合学校主题教育要求,学校拟对《西南财经大学教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成果评价管理办法(2021版)》进行了修订。修订重点围绕学校一流学科培优和财经科技创新两大战略重点实施需要,在科技创新及转化类成果评价、智库类和咨政类成果评价、团队合作成果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机制完善和创新,进一步激励引导学院(研究院)、平台、团队和教师从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紧跟国际科学前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等方面开展高质量创新,委员评审对拟修订的相关内容提出了相应修改意见。
为了深化学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评价改革,引导和激励广大教师以先进典型为榜样,扎实开展高水平创新性研究,促进学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质量持续提升,学校制定了《西南财经大学科研与社会服务荣誉评选表彰办法(试行)》。委员评审通过了以上办法,并针对办法的具体条款提出了相应修改意见。
二、科研项目评审
由校学术委员会牵头,组织专家组,经过严格审查、认真评审,完成了2023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的终审认定工作,对初审专家推荐的213个项目进行意识形态、政治方向、学术价值把关,最终推荐拟立项项目167项,其中新财经基础学科与交叉学科项目9项、年度培育项目90项、青年教师成长项目47项、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5项,专著出版资助项目16项。
三、科研评价与成果认定
学术委员会学术评价分委会参照《西南财经大学教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成果评价管理办法(2021版)》,对2023年申请认定的科研与社会服务成果进行了评审认定。全年共认定论文成果2项,研究报告76项,媒体成果8项。
四、推进学风建设
学术委员会积极开展师德学风建设工作,根据《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等相关文件精神制定并实施《西南财经大学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在科研项目申报、人才项目申报、职称晋升、岗位评定以及评优评先等环节,严格审查申报人科研诚信,对存在科研失信的实行“一票否决”,保持对违反科研诚信行为的零容忍态势。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撤稿论文自查的通知》要求,对学校教师署名的科技论文被撤稿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并着重对撤稿论文开展调查核实。
2023年学术委员会在学术事务中的主导作用日益凸显。学校学术委员会将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科研评价中坚持以创新、质量和效益为导向的综合评价原则,更加认真履行职责,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完善学术治理体系,保障学术委员会在学术事务中有效发挥作用。